[育兒好物] 改裝貝瑞克9+變身9S和cimilre F1,活用前幾代升級版配件+Avent輕乳感手動軟墊
集乳器是除了全親餵的媽媽外都需要入手的配備,從第一胎瑩ちゃん到第二胎傑ちゃん,總共入手了三款集乳器:貝瑞克7雙邊電動、Avent輕乳感手動、貝瑞克9+雙邊電動。這三款的配件蠻多部份可以互相替代,非常方便,而且9+也可以同時擁有9S和cimilre F1的優點,請看以下介紹囉!
三年前第一胎生瑩ちゃん時,買的是當時新款的貝瑞克7代,吸力強很好用,讓我因此變成鐵奶很能忍痛= =+不過這款主機很大又很重,所以只能放在家裡使用。產假結束開始上班後,買了Avent輕乳感手動款,這樣在公司或外出時都可使用,這款雖然是手動的,但是跟電動的貝瑞克7代比,絲毫不遜色一樣可以擠得很乾淨,缺點是不斷的壓把手造成手很痠,久了甚至一度覺得手有變成板機指的跡象Orz而且集乳瓶很容易從本體鬆動,要很小心擠一半集乳瓶鬆動掉落翻倒。
於是二寶傑ちゃん出生前開始物色新的集乳器,這一次希望可以買一台電動,輕巧可以外出時使用,取代Avent親乳感手動,也可以做貝瑞克7壞掉時接替用,最後看上了貝瑞克9+、9S和2016年新款cimilre F1這三款。它們的價格不至於像Avent電動款那麼高,加上用過貝瑞克7後整體上是挺滿意的,除了還不到半年時,曾遇到一次主機忽然就沒了吸力無法使用,不過幸好當時是買公司貨所以可以免費送修,且因為台灣有代理所以不用送回韓國,沒幾天就回來了,送修期間就暫用Avent輕乳手動渡過,而網路上無論哪一代貝瑞克的集乳器,都蠻多人遇到主機出問題需要送修,加上自己也遇到過,所以要買貝瑞克家的集乳器,還是覺得要買公司貨比較保險,因為怕自己又買到機王…
而9+、9S、cimilre F1這三款都各有優缺點:
[9+] (優)台灣有公司貨,可以隨時送修,半年內免費保固,有中文說明書,且變壓器已是台灣可直接使用的,不需加裝轉接頭。
(缺)若一次擠奶時間在30min內,充飽電大概用4-5次,若是沒電了得找插座才能充電。
[9S] (優)重量比9+再輕一些,有另外設計USB孔充電,緊急時可使用行動電源充電,且也可購買3號電池安裝後使用。
(缺)只能跟代購買水貨,雖然有保固但得送回韓國修,要花國際運費,來回時間要很久,且不保證修完後真的是好的。
[F1] (優)9+的進階版,重量更輕,質感升級,且配件為免手持設計。
(缺)一樣是只能跟代購買水貨,維修保固很麻煩。
而我想要9+公司貨有保固,送修方便,但又想有9S的USB可臨時充電的功能,還有cimilre F1的免手持配件,但是我只能買一台,所以查了好久的資料,最後發現可以這樣搭配成我心中完美的集乳器:
- 購買公司貨的9+
- 購買5V轉12V用的DC/USB轉換線
- 購買Cimilre F1的免手持配件
- 購買Avent輕乳感手動的花瓣軟墊
講解一下為什麼這麼買
- 因為是公司貨有保固,可自行選擇在婦嬰用品店、麗嬰房或網路上購買,但我比較不建議網路上買,雖然比較便宜,但是若賣家在別的縣市,遇到問題要送修時,通常都是要把主機寄回賣家那邊,由賣家再幫你送修,這樣一來一往時間也浪費不少,不如多花一點錢選送修方便的實體店面買,未來遇到要送修真的省時又省事很多。
- 網路上有賣家在賣DC轉USB的線,但問題是充電來源的量會不會太小導致充不進去,9+的規格輸出功率為:DC12V 2A(MAX),而我的行動電源上充電孔規格是5V/2A,因為輸出電壓只有5V,所以電會充不進去,因此需要先將行動電源輸出的電壓升壓至12V,不過如此一來輸出電流會變小,視升壓轉接線的款式,原本5V2A會變成12V/0.7A-1.1A左右,所以比起直接用變壓器充電,速度會比較慢,只適合當作緊急時使用,平時還是建議用變壓器充電比較好。
- 前面有提到cimilre F1基本上就是9+的升級版,所以配件可以直接通用,不過要注意的是,9+和9S都是寬口徑喇叭罩,但是F1是一般口徑的,所以看是要換集乳瓶還是另外加買口徑轉接環。不過我最後並沒有買,因為免手持的喇叭罩和其它配件體積實在是太大了,我是打算外出用的,所以要輕巧方便,不過若不是要外出用,在家使用免手持擠奶感覺很方便,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。
- 至於為什麼要購買Avent輕乳感的軟墊呢?因為9代的集乳器不管哪一款本身都沒有附按摩軟墊,雖然說貝瑞克家的按摩軟墊用起來很雞肋,用了一樣會痛,但是沒有感覺更痛啊= =而Avent輕乳感手動的軟墊就真的很舒服,不會把乳頭拉扯得很痛。自從發現貝瑞克家的9代寬口徑或2/3/6/7/8代一般口徑的升級版喇叭罩(舊款一般口徑不行)都適用Avent輕乳感手動的軟墊後,無論用貝7或9+我都會換上Avent輕乳感手動的軟墊來使用,使用起來舒服很多喔!
[註1] 貝瑞克2/3/6/7/8代的喇叭照為搭配一般口徑集乳瓶用的款式,不過8代是改版過的(升級版),乳頭開口處改為2.8公分,適用Avent輕乳感手動款的花瓣軟墊,其他代舊款的並不適用。不過貝瑞克已將舊款喇叭罩及相關配件停產,現在市面上買得到的幾乎都是升級版,所以如果前幾代要更換零件,必須整組配件都一起換,換言之,只要配件為升級版,就適用Avent輕乳感手動款的花瓣軟墊。
[註2] 貝瑞克9代的喇叭罩有出三款,一般口徑、寬口徑及特大口徑。只有寬口徑適用Avent輕乳感手動款的花瓣軟墊,其一般口徑乳頭開口處比較小所以不適用,特大口徑的自然也是不適用。
[註3] 現在購買貝瑞克前幾代的集乳器,都是搭配升級版的配件了,連我三年前買的貝7公司貨,也已經是升級版的配件了。
---以上是解說文,來看安裝後的實品吧---
首先從左到右分別是最原始的貝瑞克7代、Avent輕乳感手動、貝瑞克9+。
然後是三款集乳器喇叭罩特寫。可以看到貝7升級版一般口徑喇叭罩和9+寬口徑喇叭罩是尺寸是一樣的,乳頭開口處皆是2.8公分。
貝瑞克按摩軟墊和Avent的差別,上方貝瑞克的很薄,下方Avent則很厚實。Avent右邊偏黃的軟墊是三年前買輕乳感手動集乳器裡附的,這次為了給9+可雙邊集乳用所以又加買一個新的(左邊),雖然右邊三年前的軟墊已泛黃,不過觸感跟新的一樣好,看了一下Avent家的軟墊使用期限是10年,所以就很安心的拿來用了;而貝瑞克家的軟墊本身就有點鬆,無法很密的貼合在喇叭罩上,加上三年前買的整組配件都泛黃了,說明書上也找不到使用年限,保險起見這次我是將所有配件全部更換掉,避免給Baby喝到有加料的母奶。
接下來把喇叭罩裝上軟墊,Avent輕乳感手動的軟墊確實適用在9+的寬口徑喇叭罩上。提醒一下,在貝瑞克家的喇叭罩安裝Avent輕乳感手動款的花瓣軟墊時,乳頭開口處那邊要稍微用點力推壓一下,這樣才讓整個軟墊穩穩貼合在乳頭開口處上喔!
貝瑞克家7代(升級版一般口徑)也是一樣,可以裝上Avent輕乳感手動的按摩花瓣軟墊。
那使用9+的主機時,該如何活用7代的配件呢?最重要的是過濾器必須跟著同款主機。因為主機的吸引方式不大一樣,所以貝7和貝9+的喇叭罩本身設計就不大一樣了,9+的接過濾器的接頭設計在比較高的位置,所以若直接使用7代的一般口徑升級版喇叭罩的話,很容易造成奶水流進軟管內,進而流到主機裡造成主機損壞。我之前不信邪的試了一下,想說都是吸引有差嗎?一開始的確集乳瓶裡有進奶,但是不一會兒忽然啵一聲,然後就無法吸了,趕緊關掉主機檢查,結果發現軟管已經嚴重進奶了,差一點就要流到主機,嚇壞我了。
然後雖然貝7和貝9+喇叭罩的結構都一樣,但是喇叭本體的過濾器接頭處,前幾代升級版開口比較小,僅0.6cm,而9+的開口是1cm,所以過濾器無法直接互換使用。因此若7代升級版喇叭罩要裝上9+的過濾器,必須把7代過濾管後方的軟管和吸頭拆下,裝在9+的過濾器上再去接7代的升級版喇叭罩。如下圖。
所以9+主機可使用的這兩種組合,各有優缺點,就看各人喜歡哪款:
(1)接一般口徑集乳瓶:配件多一樣,但是集乳瓶體積較小。
9+主機 + 9+過濾器 + 7代過濾器前端吸頭&軟管 + 7代升級版喇叭罩/藍色鴨嘴 + Avent輕乳感手動軟墊 + 一般口徑集乳瓶
(2)接貝瑞克寬口徑集乳瓶:配件較少,但是集乳瓶體積較大,且和大多市面上寬口奶瓶無法通用。
9+主機 + 9+過濾器 + 9+喇叭罩/白色鴨嘴 + Avent輕乳感手動軟墊 + 貝瑞克寬口徑集乳瓶
至於為什麼要用過濾器,因為若不裝過濾器,集乳時若不小心讓乳汁經由軟管跑到主機裡,會造成主機損壞喔!
然後再補充一點,Avent輕乳感手動款的集乳器,除了按摩花瓣軟墊之外,白色鴨嘴也適用9代的寬口徑喇叭罩喔!整個貝瑞克9代跟Avent輕乳感手動款根本就是好朋友,配件都適用啊~~
最後來看9+怎麼改裝成9S,9S讓人心動的功能就是可以使用USB充電及裝電池使用,雖然9+無法裝電池使用,但可以利用DC轉USB的線接上行動電源,這樣臨時要充電就沒問題了。現在出門行動電源幾乎是必備的東西,長時間在外或旅遊時這功能就非常好用,像我就是打算10月要帶瑩ちゃん出國玩時就可以備著使用。
Y拍上升壓線有兩款,一款最大承受5V/3A流量,轉12V後電流大小約為1.1A,另一款是5V/2A,轉12V後電流大約為0.7A,所以我買5V/3A這款,充電會比較快。
拿出我的阿愣,中間的孔輸出效率為5V/2.1A。升壓線一端接行動電源,一端接集乳器。
下圖是充飽電後,使用3次後的情況下開始充電( 9+我擠一次約使用20分左右,所以大概可以使用4-5次才會沒電)。我截下手機當時時間的畫面。
在9+電量剩一半的情況下,充不到一小時就充飽了,時間不至於太久,效率比想像中的好。而阿愣原本閃3個燈剩下2個燈,似乎也沒耗太多電,整體來說還挺滿意的。
---9+的使用方法和心得---
先將所有的配件組裝起來,可以選擇單邊集乳或雙邊同時集乳,若要雙邊再把主機上的另一個孔接上軟管即可。左上綠色按鈕是開關,下方是吸乳和按摩摩式的切換,右上和右下是用來調整吸乳強度,總共有10個等級,電源關閉時說明書上建議最好把強度調回1級再關閉會比較好。
我習慣使用單邊,雖然要花比較久的時間(其實也才20分鐘左右啦),但是這樣吸力比較強,另一隻手還可以幫忙按摩或是滑手機XD可以促進下一次奶陣的出現。
追奶量時是要定時擠,而不是擠得久,因為奶是一直生出來的,所以不可能有擠完的時候,所以我都是前一次擠完後的3~3.5個小時開始擠,擠個20分鐘左右出現奶陣後,電動搭配手擠排空,在不超過30min內結束。以我的狀況一般若3~3.5小時擠一次的話,其實擠個15分鐘兩邊的奶就擠得差不多了,但是即使是空吸或沒什麼量,我還是會繼續兩邊輪流再吸幾分鐘引發奶陣,通常接近20分鐘時又會引發另一次奶陣。而9+本身有計時功能也有設定30min一到就自動關閉電源,很方便控制擠奶時間。
貝9+真的挺輕巧的,平常出門時一個化妝包就可以裝入所有配件,如果使用9+本身配件的話,我習慣將集乳器(含集乳瓶)裝入保鮮袋中避免入塵,然後另外視會擠幾次奶多帶母乳保存瓶。因為本身的寬口奶瓶可以當儲存瓶使用,但是9+的寬口集乳瓶無法直接裝上平面的蓋子,需要搭配奶嘴頭,這樣很佔保溫袋的空間,所以我會喜歡單純把它當作集奶用的瓶子,擠好後另外倒入其它的集乳瓶內,然後再將集乳瓶放入冰箱或保溫袋中,而擠乳器和瓶子另外洗好後用熱水燙過,再收回保鮮袋中,下次就可以再使用了。
但如果是改搭配7代升級版配件的話,是最省空間的,保鮮袋裡裝喇叭罩就可以了,化妝包裡集乳瓶可以多裝好幾個,要擠奶時再把集乳瓶裝在喇叭罩上就好,擠好直接蓋上集乳瓶的蓋子,收入冰箱或保溫袋,喇叭罩一樣洗好熱水燙過後收回保鮮袋,等下次再用。不過比較麻煩的是一定要記得過濾器必須是要配9+的,然後必須把前代的前端軟管和吸頭一起帶到才能使用,因為配件比較多怕忘東望西,所以我還是大多以前面的組合帶出門為主。
第二胎因為有第一胎的經驗,這次在初乳脹奶前就開始疏通乳線,所以奶量上來的也比較快,傑ちゃん出生不到5天就可以全母奶了,雖然不是像其他媽媽有超豐富的奶量,不過現在2個月左右,3.5小時(從上次擠完到這次擠完的時間)能有150-160ml左右的母奶,一天下來也夠傑ちゃん喝了,算是供需平衡。
結論:
- 貝瑞克2/3/6/7/8代整體換了升級版配件(8代的版本)後,喇叭罩皆可安裝Avent輕乳感手動款的花瓣軟墊。
- 貝瑞克9+和9S的寬口徑喇叭罩,可安裝Avent輕乳感手動款的花瓣軟墊。
- 貝瑞克9+主機充電的規格是12V/2A,若想使用行動電源(通常輸出功率是5V/2A)充電的話,必須購買5V轉12V的升壓DC/USB轉換線,連接行動電源和集乳器主機,僅使用一般的DC/USB轉換線是無法充電的。
- 9+想要免手持,需要更換成cimilre F1配件的免手持的喇叭罩,下方的集乳瓶得用一般口徑的。
- 使用9+的主機時,過濾器務必搭配9+的,不可用前幾代的管式過濾器,不然會整個軟管都吸進奶水,進而使主機損壞。
以上就是貝瑞克7代、貝瑞克9+以及Avent輕乳感手動集乳器的使用心得和如何改裝貝瑞克9+成為完美的理想集乳器,希望對要購買集乳器的媽媽們有幫助^^